中华文化讲堂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抓我呀笨蛋
11-11关于长安,你会想到什么?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庭郁
09-16词学术语大全,爱诗词的你一定得了解
转自公众号:古诗词赏析,侵权致歉
海淀王祖贤
11-15五十句最凄美的宋词
【 五十句最凄美的宋词 】每一句宋词的背后都有一段值得品读的故事,我们只是过客,读懂了,才会倾心。 侵权致歉
焦酥麻球
04-10一些中华传统文化常识您还能记得多少
一些中华传统文化常识您还能记得多少?温故以示崇敬。 .图源网络,侵权致歉
无中生有法
12-08气沉丹田法
气沉丹田法:
平躺,先全身放松,然后深呼吸至少五下,这时用鼻子深吸一口气,在嘴里先鳖着(然后感觉这股气变热)感觉到了,就开始慢慢的慢慢的用鼻子呼气,但注意力跟着热气走,同时就会感觉到这股热气在自然下沉,跟着这股感觉走,直至丹田会感到丹田处有股暖意。如此,气沉丹田就成功了。注:正式开始练习时不用专门憋气,自然呼吸就行。(女子的话月经期/时停止练此。男女皆是 房事后 要一天才行。关于那个房事,自 慰
也算哈。当然凡事有度,懂的。)
补充,正式练习时,最好是气温稍凉的环境方便感知热气,舌顶上鄂可以方便导气,还可以润些口水顶上面,这样气流通过时就会湿润化,喉咙也就不容易干了。气沉丹田讲的是 真气,只有每一次丹田有暖意才算是真气,由于不是人人都能帮到此,所以中间不可避免会有废气,所以别补气过头了,会出现气涨的,出现这一情况的话,要么放P解决,要么喝点温开水稀释下,要么将气原线路反着导至口中吐出。
素昙汐真的不会画画
11-30分享一些句子
字,句,配色都很喜欢。 顺便有类似的求一下。
庭郁
11-05∮宋词三百首∮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资料来自网络,侵权致歉
茉雅雪儿婷婷
12-24明珠千斛vs庄生晓梦,哪个是你的菜?
明珠千斛vs庄生晓梦,哪个是你的菜?汉服:秋水长天
海淀王祖贤
10-28九张图带你认识京剧脸谱
九张图带你认识京剧脸谱[心]
抱和心子(已退)
12-21中国历代女子服饰的变化,沉淀了几千年的美丽!!!
笙歌叹离愁,雪汐颜
12-11历代皇帝活了多少岁?
嘟啦啦啦。
05-08美飘飘的诗词
意境很美哒。 (๑•ㅂ•)✧ 【这是第二次发的,第一次发错图片了,尴尬。。。】
海淀王祖贤
11-05古诗词中十八个传统典故
古诗词中十八个传统典故 侵权致歉
言奈#
12-01除了四书五经,你还知道什么?
中国特有俗称吧!
海淀王祖贤
11-08100句经典古训,谈处事,谈治学,受益终生。
100句经典古训,谈处事,谈治学,受益终生。 侵权致歉
海淀王祖贤
11-05中国四大古典爱情戏剧的经典句子
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戏剧《长生殿》《桃花扇》《西厢记》《牡丹亭》来源网络整理:阿然侵权致歉
海淀王祖贤
10-25谢灵运诗文集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谢灵运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 原名谢公义,字灵运。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文学家、诗人。父谢瑍,不慧,其母刘氏为王羲之外孙女。祖籍陈郡阳夏,但其祖父谢玄已移籍会稽始宁,并葬于该地。因此,谢灵运平生实未至此地。谢灵运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幼年便颖悟非常,《宋书》本传称其谢灵运十五岁时,去京都旧居作乌衣之旅,受其叔器重,赞曰:文章之美,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南朝挖制区)莫及。善书,“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他还兼通史学,精通佛教老庄哲学,工于书法、绘画。宋文帝刘义隆曾称赏他的诗和字为“二宝”。东晋时,他8岁袭封康乐公,晋末曾出任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豫州刺史刘毅的记室参军,北府兵将领刘裕的太尉参军等。刘宋建立后,按例被降为康乐侯,故又称“谢康乐”,改食邑为五百户,起为散骑常侍,转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因是名公子孙,才能出众,认为自己应当参与时政机要,但宋文帝对他“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谢灵运已,出任琅琊大司马行参军,后任太尉参军、中书侍郎等职。好营园林,游山水,制作出一种“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的木屐,后人称之为“谢公屐”。与族弟谢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泰山羊璿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元嘉十年(433)因罪徙广州,密谋使人劫救自己,事发,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终年四十九岁。 谢灵运墓位于今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里泉村。子谢凤,同徙岭南,早卒;孙谢超宗,被宋孝武帝认为是“灵运复出”。 谢灵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谢灵运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谢灵运的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如写春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写秋色“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写冬景“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等。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 谢灵运的诗歌虽不乏名句,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但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谢灵运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的佳句,对唐代的诗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唐朝大诗人李白对谢灵运颇为推崇,曾有"吾人咏歌,独惭康乐"之句。 谢灵运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自我评价非常高。 《隋书·经籍志》所录谢灵运著作36卷,已佚,除《晋书》而外,尚有《谢灵运集》等14种。《谢灵运集》19卷(梁20卷,录 1卷),已佚。北宋以后就已散佚。明代李献吉等从《文选》、《乐府诗集》及类书中辑出谢灵运的作品,由焦竑刊刻为《谢康乐集》。 来源网络
海淀王祖贤
10-2360个经典成语谜语
成语汇集了中华文明的精华,谜语则蕴含了智慧和幽默。60个经典成语谜语
海淀王祖贤
10-23中国古代最经典最励志的名言。
中国古代最经典最励志的名言。每一句都是塑造我们高尚人格的好句子啊
海淀王祖贤
04-12古代诗人从一到十写全部入诗
古代诗人从一到十写全部入诗,九首诗词,带你领略数字入诗的自然美。侵权致歉
海淀王祖贤
11-08这些诗经中最美的话,句句生香
这些诗经中最美的话,句句生香侵权致歉
庭郁
01-03∮江南四大才子的诗词
你们先自己猜一下江南四大才子是谁
他们你都知道吗?
海淀王祖贤
10-24《诗经》里最最经典的12句,你对哪句最情有独钟?
《诗经》里最最经典的12句,你对哪句最情有独钟?侵权致歉
曰反
12-26被误解的《逍遥游》
孩子们从小就被教导,鲲鹏之变是庄子浪漫的想象。一条不知其几千里的大鱼一跃而起化为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鸟,多么壮观呐!有人说,鲲其实是鲸鱼。于是在各种影视作品和手工作品中,出现了以鲸鱼为原型的“鲲”。天空上一只或者一群飞翔的鲸鱼。但这是庄子口中“逍遥”的真相吗?小大之辩,辩的是体型小大?辩的是寿命短长?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则趣味故事,那么就错了,因为这段话描述的是天文现象。现在的人只知道欧洲的十二星座,却不知道独属于中国的星空。天空上,有四象。东方苍龙七宿,南方朱雀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而鲲鹏这段话就是描写的朱雀七宿。秋分时节,朱雀七宿的头部鬼宿在南方地平线上一点点显露,看起来就像一条巨大的鱼翻滚在海里。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朱雀七宿的翅膀翼宿终于出现,大鱼成功化成大鸟。第二年的春分,历时六个月,排击漫天星海,朱雀完成了从北冥飞越南冥的任务,消失在地平线下。
海淀王祖贤
11-04100条精彩的历史典故,读懂沧桑中华
100条精彩的历史典故,读懂沧桑中华。侵权致歉
海淀王祖贤
10-24宋词词牌的来历,你知道吗?
我还是很喜欢你 只是少了年少的冲动 侵权致歉
庭郁
10-26饮酒诗词大全|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曰反
01-08被误解的《周易》
一提到《周易》很多人脑海里就产生了“封建迷信”这几个字,在记忆中,周易总是和算命算命、八字起名挂钩。神神叨叨,蛊惑人心。江湖人借用《周易》骗人钱财,敛了不少骂名。那么《周易》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呢?原文: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很多人看了一头雾水,这啥呀?又龙又君子。于是就认为,这是告诉别人,君子是什么样的。那就错了,因为这描写天文现象的。中国的星空有四象,分别是:苍龙七宿朱雀七宿白虎七宿玄武七宿而乾卦的爻辞,描述的就是苍龙七宿。在春分时节到来之前,苍龙七宿还在地平线以下。春天到来,苍龙头角的角宿,其属下天田星官露面。苍龙每日都发奋向上,就像要从深渊一跃而起!终于,苍龙七宿完整地展现在茫茫星空。当苍龙七宿到达了最高处,又像是后悔了一样,往北方地面飞下去。角宿已经钻到了地平线以下,其余六宿还在天上,称作群龙无首。
曰反
01-15被误解的儒家
儒家到底是什么? 很简单,儒家就是人伦之道,人伦之学,人伦之教。 我们要定人伦,就需要一个准则,这个准则就是天伦。 以人伦效仿天伦,就是儒家的核心。 有人把一些驯化人的异端邪说和儒家相提并论,这是对儒家的*渎。 儒家的教化不是一拍脑袋就出来。 因为儒家是以天伦定人伦,儒家之道是以天道为根基和准则的。这就是儒家经典《周易》开篇说苍龙的缘由。 所以说,先有天后有人,先有天道后有人道,先有道后有儒。 儒家把天养育万物复制到了人伦里,变成天子养育百姓。儒家认为天子至高无上,因为天子就是百姓的天。 儒家把天子作为天,祭祀礼仪制度就从以天地为尊,转到了以天子为尊的祭祀礼仪制度,礼乐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没有天,万物不能生,同样百姓没有天子,社会就会乱套。在儒家看来,失去了君主的社会就像万物失去了太阳。 很多人把儒家的孝认为是自下而上的,盲目的顺从,就成了愚孝、愚忠。 是这样的吗? 事实上,儒家的孝是自上而下的,父母发自内心地养育、疼爱子女,君主发自内心地养育、疼爱百姓。不是为了有所回报,有所得,纯粹地发自内心的情感。 正如天地不是为了有回报才去生育万物。 子女、百姓、万物,受到了养育,自下而上地感激生养之大恩,同样是发自内心的感情。 对于不能养育百姓的君主,儒家的态度是什么呢? 儒家说,咱们换一个吧。 《泰誓》 如今殷王纣竟听任妇人之言,以致自绝于天,毁坏天、地、人的正道,疏远他的亲族弟兄,又抛弃了他祖先传下的乐曲,竟谱制乱心之声,扰乱雅正的音乐,去讨女人的欢心。 所以,现在我姬发要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 各位努力吧,不能再有第二次,不能再有第三次!
残り火
12-27《国风·卫风·淇奥》【年代】先秦 【出处】《诗经》
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版纳小子
02-02②各地傣族篇,12月收藏集
hello~~~ 让大家久等嘞,为大家献上12月各地傣族收藏图集!!! 西双版纳傣泐旧照!!
忆yam
02-01【司马相如】辞赋、诗词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祖籍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侨居蓬州(今四川蓬安)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
雨夜星空4wy
02-01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一定要提前知道
端午节马上到了,但这个节日是不能互祝快乐的,你知道吗?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所以,在这一天要互道“安康”,而不能说端午快乐。 (一)屈原投江 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后,渔民和附近的庄稼人赶紧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子呢?他们划着船在江面上祭祀他,把竹筒子里的米饭撒在水里献给他。他们为他招魂:“屈大夫,你回来啊!”后来,人们在这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这一天,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成粽子,把小船改为龙船在江面上竞赛,用这样的仪式来纪念屈原。 (二)曹娥寻父尸 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五月初五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为救父曹娥投江,数日后一男一女浮出水面,近前一看,原来是曹娥背着她的父亲。虽然父女俩都没有了气息,但是,曹娥还是紧紧背着父亲,一点也没有放松。在场的人们见此都流下了眼泪,都说是曹娥至诚的孝心感动了江神,才让她在水下找回父亲的尸首,并把他们送上水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曹娥,就在她投江的地方建起了「曹娥庙」,曹娥所居住的村子也改名为「曹娥村」,那条江也就改为「曹娥江」。 (三)伍子胥的忌日 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五月初五是毒日,是个悲壮的日子,是祭祀日子。所以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说,要扫扫盲了,不是所有节日都互祝快乐,如清明节、端午节!只能互送“安康!” 细想是有些不妥!这不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端午节跟清明节不就是一样的吗?你能到处说“清明节快乐”吗? 端午节快到了,一定要提前告诉身边的加人朋友!在此,提前祝诸位朋友:端午安康、吉祥!
庭郁
02-01∮江南四大才子的诗词
你们先自己猜一下江南四大才子是谁
他们你都知道吗?
海淀王祖贤
02-01谢灵运诗文集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谢灵运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 原名谢公义,字灵运。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文学家、诗人。父谢瑍,不慧,其母刘氏为王羲之外孙女。祖籍陈郡阳夏,但其祖父谢玄已移籍会稽始宁,并葬于该地。因此,谢灵运平生实未至此地。谢灵运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幼年便颖悟非常,《宋书》本传称其谢灵运十五岁时,去京都旧居作乌衣之旅,受其叔器重,赞曰:文章之美,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南朝挖制区)莫及。善书,“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他还兼通史学,精通佛教老庄哲学,工于书法、绘画。宋文帝刘义隆曾称赏他的诗和字为“二宝”。东晋时,他8岁袭封康乐公,晋末曾出任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豫州刺史刘毅的记室参军,北府兵将领刘裕的太尉参军等。刘宋建立后,按例被降为康乐侯,故又称“谢康乐”,改食邑为五百户,起为散骑常侍,转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因是名公子孙,才能出众,认为自己应当参与时政机要,但宋文帝对他“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谢灵运已,出任琅琊大司马行参军,后任太尉参军、中书侍郎等职。好营园林,游山水,制作出一种“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的木屐,后人称之为“谢公屐”。与族弟谢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泰山羊璿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元嘉十年(433)因罪徙广州,密谋使人劫救自己,事发,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终年四十九岁。 谢灵运墓位于今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里泉村。子谢凤,同徙岭南,早卒;孙谢超宗,被宋孝武帝认为是“灵运复出”。 谢灵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谢灵运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谢灵运的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如写春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写秋色“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写冬景“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等。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 谢灵运的诗歌虽不乏名句,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但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谢灵运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的佳句,对唐代的诗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唐朝大诗人李白对谢灵运颇为推崇,曾有"吾人咏歌,独惭康乐"之句。 谢灵运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自我评价非常高。 《隋书·经籍志》所录谢灵运著作36卷,已佚,除《晋书》而外,尚有《谢灵运集》等14种。《谢灵运集》19卷(梁20卷,录 1卷),已佚。北宋以后就已散佚。明代李献吉等从《文选》、《乐府诗集》及类书中辑出谢灵运的作品,由焦竑刊刻为《谢康乐集》。 来源网络
小鱼儿bnf
01-27赏三彩之韵,品陶器之美
我们 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说到:“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唐三彩历史悠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身上承载的不仅仅是非凡的历史价值,更是一个民族最珍贵的记忆。为解开尘封的记忆,重现大唐风采,传承传统文化,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团委第七实践小组于7月24日来到了河南省孟津县朝阳镇南石山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 第一站 在文化长廊中穿梭,用心感受三彩之美南石山村作为中外文明的洛阳唐三彩发源地,具有悠久的三彩制作历史,当地工匠也创作了许多精美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中的一部分被有计划地摆放在每家每户外的空墙上,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长廊。同学们穿梭其中,被唐三彩的独特的美深深震撼,静静观赏,细细品味 ,也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第二站 DIY制作唐三彩,体会创新乐趣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看了三彩师傅们的制作过程,亲眼见证了美丽的三彩的诞生,同学们也跃跃欲试。在师傅的悉心指导和耐心帮助下,一件件带有同学们辛勤汗水和精心设计的三彩也新鲜出炉了。看着自己亲手做出的作品摆放在眼前,同学们开心地笑着。 第三站 大师指点迷津,学生聆听、感悟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同学们在研学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疑问。让他们感到幸运的是见到了闻名已久的三彩制作大师——张师傅。在张师傅的指导下,同学们逐渐解开了自己的疑惑,对三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唐三彩不仅收到国内人的欢迎,而且在国际市场上,它已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品,曾在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旅游会议上被评为优秀旅游产品,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唐三彩大马、骆驼等曾作为国礼,赠送给50多个国家的*和政府首脑。经过这几天的学习,同学们对我国的三彩艺术有了不同以往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传承中华文化的决心。我们坚信,在三彩小镇人民及其他爱好三彩艺术的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唐三彩会走的更远,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可,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小鱼儿bnf
01-27寻找非遗唐三彩,感受工匠精神,传承中华文化
河南省孟津县南石山村是中外文明的洛阳三彩发源地,南石山村的唐三彩仿古技艺精湛,产品曾被当作礼品被赠送外宾。唐三彩虽历经千年沧桑,但其身上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却历久弥新。,我们更应该学习三彩身上所蕴含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9年7月25日,为深入了解三彩文化,感受工匠精神,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团委第七实践小组的成员们来到了三彩小镇。 第一站 参观三彩艺术馆,感受三彩魅力 “漫步在琳琅满目的展品前,细细品味,仔细观赏,我也有种穿越千年的感觉,仿佛回到了盛唐时代。”参观过程中一位成员饱含深情地说。第二站 参与制作过程,创作自己的三彩 看到原本一块毫无价值的泥巴在师傅手中经过揉捏,塑造之后,摇身一变成了不可多得的工艺品,成员们也跃跃欲试。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但在师傅的指点和帮助下,他们也创作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三彩作品。第三站 聆听大师讲解, 丰富精神世界 此次活动中,成员们有幸见到了闻名已久的唐三彩制作大师——张师傅。张师傅耐心解答了成员们关于唐三彩制作过程中的疑问并详细介绍了三彩鉴赏方面的技巧,引起了成员们极大的兴趣。第四站 探索张家彩窑,坚定传承信念在张家彩窑,成员们见到了种类繁多的三彩艺术品,这些三彩艺术大都栩栩如生,极具特色,带给人极强的精神满足感。同时,成员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这些美丽的作品能永久地保留下来,让后代子孙在一饱眼福的同时,传承中华文化,守住中国人的根。
小鱼儿bnf
01-27触摸三彩艺术,重温盛唐风采
“三彩”之韵,世人皆知。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作为闻名遐迩的唐三彩发源地,曾被评为“全国特色小镇”。2019年7月26日,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团委第七实践小组的学生们为亲身感受三彩之美,体验盛唐繁荣,来到了南石村三彩小镇。三彩小镇随处可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陶艺作品。无论是笑靥如花的仕女,还是面目狰狞的士兵,无一不向世人展示着三彩的魅力。实践小组一路观赏,一路感叹,开拓了自身视野,增长了见识。俗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虽然实践小组的成员们为了此次研学活动,已提前通过网上搜集资料,图书馆查阅典籍的方式来增进自己对三彩艺术的了解,但待到实地考察之时仍旧产生了诸多疑问。在当地三彩制作大师张师傅的热心帮助和耐心讲解之下,成员们解开了自己的疑惑,也对我国非遗唐三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活动过程中,成员们还亲自参与了唐三彩的制作,在师傅的指点下,用自己的创意和劳动使一堆泥巴变成了不可多得的工艺品。与此同时,实践小组的成员们也亲身感受到了三彩制作的不易与艰辛,三彩艺术的高超,三彩作品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相信这次的实践活动定会给他们留下及其深刻的印象,当然,也会使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后继有人。
嗜魂女鬼
01-25江厌离的衣服
残り火
01-24《国风·卫风·淇奥》【年代】先秦 【出处】《诗经》
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一夜成妖
01-24中国古风其实也挺有感觉。
映然子
01-24【儿童玩具】推枣磨
旧时儿童在枣熟后普遍玩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没有失传,玩具自制,玩法也很简单。玩具自制:一颗枣,切去一半,露出枣核,拿三根竹篾/木棍插在枣肉下部,如三足鼎立,枣核朝上;另拿一段竹篾,两头各插枣一枚,再将竹篾放在枣核上,就可以旋转着玩。这种游戏是有比赛性质的。清代孙广陶《岳雪楼书画录》卷一中载:“南宋苏汉臣二童赛枣图轴”。一个“赛”字,就说了小孩子玩推枣磨要分胜负高低的:小孩轮流拨枣,转圈较多者胜;枣磨在尖枣核上,很容易滑落,谁的掉下来了谁就输啦。图1~2:(宋)苏汉臣《秋庭婴戏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3:河南济源县出土的宋代瓷枕图案,小孩子身边有一个枣磨。图4:(清)胡锡珪《婴戏》局部,谁胜就赢枣。图5:推枣磨玩法示意图(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无中生有法
01-18气沉丹田法
气沉丹田法:
平躺,先全身放松,然后深呼吸至少五下,这时用鼻子深吸一口气,在嘴里先鳖着(然后感觉这股气变热)感觉到了,就开始慢慢的慢慢的用鼻子呼气,但注意力跟着热气走,同时就会感觉到这股热气在自然下沉,跟着这股感觉走,直至丹田会感到丹田处有股暖意。如此,气沉丹田就成功了。注:正式开始练习时不用专门憋气,自然呼吸就行。(女子的话月经期/时停止练此。男女皆是 房事后 要一天才行。关于那个房事,自 慰
也算哈。当然凡事有度,懂的。)
补充,正式练习时,最好是气温稍凉的环境方便感知热气,舌顶上鄂可以方便导气,还可以润些口水顶上面,这样气流通过时就会湿润化,喉咙也就不容易干了。气沉丹田讲的是 真气,只有每一次丹田有暖意才算是真气,由于不是人人都能帮到此,所以中间不可避免会有废气,所以别补气过头了,会出现气涨的,出现这一情况的话,要么放P解决,要么喝点温开水稀释下,要么将气原线路反着导至口中吐出。
曰反
01-18被误解的《道德经》系列四
原文: 小 国 寡 民 。 使 有 什 伯 之 器 而 不 用 ﹔ 使 民 重 死 而 不 远 徙 。 虽 有 舟 舆 , 无 所 乘 之 , 虽 有 甲 兵 , 无 所 陈 之 。 使 民 复 结 绳 而 用 之 。 甘 其 食 , 美 其 服 , 安 其 居 , 乐 其 俗 。 邻 国 相 望 , 鸡 犬 之 声 相 闻 , 民 至 老 死 , 不 相 往 来 。 正本清源: 首先要知道,老子所在周朝的行政制度是什么样的,我会和现行的制度对比,这样会更形象。 天子——主、席 周都——首都 省级——大国 市级以下——小国 小国寡民,这是陈述句,就和说天长地久一样的大实话。 首先小国之间就不能打仗,事实上如果不打仗,百姓没必要远走他方,在农耕社会,田地是如此重要。 百姓不急忙逃离战火,赶路的船车就用不上。当然,商人们用来赶路的另说,商人的本质是为了社会能够更好的分工,商人就是搬运工。不起战争,仓库装满了粮食,兵器甲胄都没地方放。 在文字之前,百姓们可以结绳记事,而不是只能结绳记事,接下来创造出的中国象形文字是对世界画面的极致模仿。 往回走,即是“反”,是道家的重要思想。道家对社会的看法就是社会越来越坏了,人不再是“朴”的完整状态,而是越来越碎。 道家学子们看到这样的情况,急得不行了,想方设法要把人粘回去,于是有的道家学子提人伦(儒家),有的道家学子提权伦(法家)。 吃好吃的,穿漂亮的,住安稳的,开心娱乐。 邻国相望,指的是小国,放到现在就是邻村相望、邻镇相望。鸡狗家禽之类的动物叫声当然可以听见。 世俗说不相往来是相互之间不交往,继而说老子是杜绝一切社会活动。 太搞笑了,怎么可能杜绝一切社会活动呢? 从道家角度来看,所有的社会关系都从男女关系出发。 结成夫妻,组建家庭,生儿育女,儿女壮大繁衍后代。这是辐射形的关系结构,而不是国外传统的主奴二元对立结构。 说人与人没有交往,那就是说家长和儿女不能有沟通,兄弟姐妹不能有交流,正常人都会觉得这是有病。 大国是小国的家长,小国之间是兄弟姐妹。 在这里,往来其实是战争的意思,所以老子又重复了一遍,不要打仗。
曰反
01-18被误解的龙
自古以来,龙和凤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龙的传说在民间比比皆是。 我们自称龙的传人。 那么龙到底是怎么来的? 有人认为,龙是古代神话传说的神异动物。 有人认为,龙是以鳄为原型或以蟒为原型。 有人认为,龙是部落战争以后的图腾合并。 有人认为,龙是旋卷状的云和雷电做基础。 有人认为,龙是古人发现的恐龙或是化石。 以上都不对。 龙,就是苍龙星宿。 有人可能会说,那是因为苍龙星宿是条形的,和龙的形象类似,所以把它称作苍龙。 这种名实颠倒的看法和把镜子里面的人像当做本体,把照镜子的人当做假象一样搞笑。 我们来看看《说文解字》对于龙的描述: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很明显,这就是对苍龙星宿的描述。 现在很少人会抬头看看天,特别是晚上的星空,我相信,只要有人看了星空,就不会怀疑为什么《说文解字》描述的龙就是苍龙星宿 苍龙星宿做为星群,它的观测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变化。 古人将星宿观测变化和天气变化或环境变化联系在一起,将特定的星宿观测形态加以命名,就形成了各类貌似拥有神通的神兽。 列举以下龙的种类: 蛟龙,能发洪水。(发洪水时的星宿观测) 夔龙, “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 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山海经·大荒东经》 应龙,背生双翼。(现为朱雀星宿) 虬龙,“龙无角者”——《说文解字》(星宿观测不见角宿) 螭龙,“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说文》 蟠龙,传说中蛰伏在地而未升天的龙,可用成语“跃龙在渊”形容。 云龙,云雾缠绕的龙。 望龙,头部呈侧面的龙。 鱼化龙,鱼跃龙门或者龙入渊成鱼,与鲲鹏变化一个路数。 蜃龙,栖息在海岸或大河的河口,口吐幻影。(出现海市蜃楼) 虽说各朝代的训诂会有差别,但是理解的方式却不会变,看到貌似神异的描述,不要慌,不要简单以为是神话,是古人丰富的脑洞,文学作品。 还有可能是天文观测。
曰反
01-15被误解的《周易》
一提到《周易》很多人脑海里就产生了“封建迷信”这几个字,在记忆中,周易总是和算命算命、八字起名挂钩。神神叨叨,蛊惑人心。江湖人借用《周易》骗人钱财,敛了不少骂名。那么《周易》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呢?原文: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很多人看了一头雾水,这啥呀?又龙又君子。于是就认为,这是告诉别人,君子是什么样的。那就错了,因为这描写天文现象的。中国的星空有四象,分别是:苍龙七宿朱雀七宿白虎七宿玄武七宿而乾卦的爻辞,描述的就是苍龙七宿。在春分时节到来之前,苍龙七宿还在地平线以下。春天到来,苍龙头角的角宿,其属下天田星官露面。苍龙每日都发奋向上,就像要从深渊一跃而起!终于,苍龙七宿完整地展现在茫茫星空。当苍龙七宿到达了最高处,又像是后悔了一样,往北方地面飞下去。角宿已经钻到了地平线以下,其余六宿还在天上,称作群龙无首。
曰反
01-15被误解的《逍遥游》
孩子们从小就被教导,鲲鹏之变是庄子浪漫的想象。一条不知其几千里的大鱼一跃而起化为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鸟,多么壮观呐!有人说,鲲其实是鲸鱼。于是在各种影视作品和手工作品中,出现了以鲸鱼为原型的“鲲”。天空上一只或者一群飞翔的鲸鱼。但这是庄子口中“逍遥”的真相吗?小大之辩,辩的是体型小大?辩的是寿命短长?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则趣味故事,那么就错了,因为这段话描述的是天文现象。现在的人只知道欧洲的十二星座,却不知道独属于中国的星空。天空上,有四象。东方苍龙七宿,南方朱雀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而鲲鹏这段话就是描写的朱雀七宿。秋分时节,朱雀七宿的头部鬼宿在南方地平线上一点点显露,看起来就像一条巨大的鱼翻滚在海里。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朱雀七宿的翅膀翼宿终于出现,大鱼成功化成大鸟。第二年的春分,历时六个月,排击漫天星海,朱雀完成了从北冥飞越南冥的任务,消失在地平线下。
小主,确定要删除吗?
取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