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讲堂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抓我呀笨蛋
11-11关于长安,你会想到什么?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庭郁
09-16词学术语大全,爱诗词的你一定得了解
转自公众号:古诗词赏析,侵权致歉
海淀王祖贤
11-15五十句最凄美的宋词
【 五十句最凄美的宋词 】每一句宋词的背后都有一段值得品读的故事,我们只是过客,读懂了,才会倾心。 侵权致歉
焦酥麻球
04-10一些中华传统文化常识您还能记得多少
一些中华传统文化常识您还能记得多少?温故以示崇敬。 .图源网络,侵权致歉
无中生有法
12-08气沉丹田法
气沉丹田法:
平躺,先全身放松,然后深呼吸至少五下,这时用鼻子深吸一口气,在嘴里先鳖着(然后感觉这股气变热)感觉到了,就开始慢慢的慢慢的用鼻子呼气,但注意力跟着热气走,同时就会感觉到这股热气在自然下沉,跟着这股感觉走,直至丹田会感到丹田处有股暖意。如此,气沉丹田就成功了。注:正式开始练习时不用专门憋气,自然呼吸就行。(女子的话月经期/时停止练此。男女皆是 房事后 要一天才行。关于那个房事,自 慰
也算哈。当然凡事有度,懂的。)
补充,正式练习时,最好是气温稍凉的环境方便感知热气,舌顶上鄂可以方便导气,还可以润些口水顶上面,这样气流通过时就会湿润化,喉咙也就不容易干了。气沉丹田讲的是 真气,只有每一次丹田有暖意才算是真气,由于不是人人都能帮到此,所以中间不可避免会有废气,所以别补气过头了,会出现气涨的,出现这一情况的话,要么放P解决,要么喝点温开水稀释下,要么将气原线路反着导至口中吐出。
素昙汐真的不会画画
11-30分享一些句子
字,句,配色都很喜欢。 顺便有类似的求一下。
庭郁
11-05∮宋词三百首∮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资料来自网络,侵权致歉
茉雅雪儿婷婷
12-24明珠千斛vs庄生晓梦,哪个是你的菜?
明珠千斛vs庄生晓梦,哪个是你的菜?汉服:秋水长天
海淀王祖贤
10-28九张图带你认识京剧脸谱
九张图带你认识京剧脸谱[心]
抱和心子(已退)
12-21中国历代女子服饰的变化,沉淀了几千年的美丽!!!
笙歌叹离愁,雪汐颜
12-12历代皇帝活了多少岁?
嘟啦啦啦。
05-08美飘飘的诗词
意境很美哒。 (๑•ㅂ•)✧ 【这是第二次发的,第一次发错图片了,尴尬。。。】
海淀王祖贤
11-05古诗词中十八个传统典故
古诗词中十八个传统典故 侵权致歉
言奈#
12-01除了四书五经,你还知道什么?
中国特有俗称吧!
海淀王祖贤
11-08100句经典古训,谈处事,谈治学,受益终生。
100句经典古训,谈处事,谈治学,受益终生。 侵权致歉
海淀王祖贤
11-05中国四大古典爱情戏剧的经典句子
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戏剧《长生殿》《桃花扇》《西厢记》《牡丹亭》来源网络整理:阿然侵权致歉
海淀王祖贤
10-25谢灵运诗文集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谢灵运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 原名谢公义,字灵运。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文学家、诗人。父谢瑍,不慧,其母刘氏为王羲之外孙女。祖籍陈郡阳夏,但其祖父谢玄已移籍会稽始宁,并葬于该地。因此,谢灵运平生实未至此地。谢灵运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幼年便颖悟非常,《宋书》本传称其谢灵运十五岁时,去京都旧居作乌衣之旅,受其叔器重,赞曰:文章之美,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南朝挖制区)莫及。善书,“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他还兼通史学,精通佛教老庄哲学,工于书法、绘画。宋文帝刘义隆曾称赏他的诗和字为“二宝”。东晋时,他8岁袭封康乐公,晋末曾出任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豫州刺史刘毅的记室参军,北府兵将领刘裕的太尉参军等。刘宋建立后,按例被降为康乐侯,故又称“谢康乐”,改食邑为五百户,起为散骑常侍,转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因是名公子孙,才能出众,认为自己应当参与时政机要,但宋文帝对他“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谢灵运已,出任琅琊大司马行参军,后任太尉参军、中书侍郎等职。好营园林,游山水,制作出一种“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的木屐,后人称之为“谢公屐”。与族弟谢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泰山羊璿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元嘉十年(433)因罪徙广州,密谋使人劫救自己,事发,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终年四十九岁。 谢灵运墓位于今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里泉村。子谢凤,同徙岭南,早卒;孙谢超宗,被宋孝武帝认为是“灵运复出”。 谢灵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谢灵运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谢灵运的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如写春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写秋色“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写冬景“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等。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 谢灵运的诗歌虽不乏名句,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但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谢灵运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的佳句,对唐代的诗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唐朝大诗人李白对谢灵运颇为推崇,曾有"吾人咏歌,独惭康乐"之句。 谢灵运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自我评价非常高。 《隋书·经籍志》所录谢灵运著作36卷,已佚,除《晋书》而外,尚有《谢灵运集》等14种。《谢灵运集》19卷(梁20卷,录 1卷),已佚。北宋以后就已散佚。明代李献吉等从《文选》、《乐府诗集》及类书中辑出谢灵运的作品,由焦竑刊刻为《谢康乐集》。 来源网络
海淀王祖贤
10-2360个经典成语谜语
成语汇集了中华文明的精华,谜语则蕴含了智慧和幽默。60个经典成语谜语
海淀王祖贤
10-23中国古代最经典最励志的名言。
中国古代最经典最励志的名言。每一句都是塑造我们高尚人格的好句子啊
海淀王祖贤
04-12古代诗人从一到十写全部入诗
古代诗人从一到十写全部入诗,九首诗词,带你领略数字入诗的自然美。侵权致歉
海淀王祖贤
11-08这些诗经中最美的话,句句生香
这些诗经中最美的话,句句生香侵权致歉
庭郁
01-03∮江南四大才子的诗词
你们先自己猜一下江南四大才子是谁
他们你都知道吗?
海淀王祖贤
10-24《诗经》里最最经典的12句,你对哪句最情有独钟?
《诗经》里最最经典的12句,你对哪句最情有独钟?侵权致歉
曰反
12-26被误解的《逍遥游》
孩子们从小就被教导,鲲鹏之变是庄子浪漫的想象。一条不知其几千里的大鱼一跃而起化为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鸟,多么壮观呐!有人说,鲲其实是鲸鱼。于是在各种影视作品和手工作品中,出现了以鲸鱼为原型的“鲲”。天空上一只或者一群飞翔的鲸鱼。但这是庄子口中“逍遥”的真相吗?小大之辩,辩的是体型小大?辩的是寿命短长?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则趣味故事,那么就错了,因为这段话描述的是天文现象。现在的人只知道欧洲的十二星座,却不知道独属于中国的星空。天空上,有四象。东方苍龙七宿,南方朱雀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而鲲鹏这段话就是描写的朱雀七宿。秋分时节,朱雀七宿的头部鬼宿在南方地平线上一点点显露,看起来就像一条巨大的鱼翻滚在海里。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朱雀七宿的翅膀翼宿终于出现,大鱼成功化成大鸟。第二年的春分,历时六个月,排击漫天星海,朱雀完成了从北冥飞越南冥的任务,消失在地平线下。
海淀王祖贤
11-04100条精彩的历史典故,读懂沧桑中华
100条精彩的历史典故,读懂沧桑中华。侵权致歉
海淀王祖贤
10-24宋词词牌的来历,你知道吗?
我还是很喜欢你 只是少了年少的冲动 侵权致歉
庭郁
10-27饮酒诗词大全|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曰反
01-08被误解的《周易》
一提到《周易》很多人脑海里就产生了“封建迷信”这几个字,在记忆中,周易总是和算命算命、八字起名挂钩。神神叨叨,蛊惑人心。江湖人借用《周易》骗人钱财,敛了不少骂名。那么《周易》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呢?原文: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很多人看了一头雾水,这啥呀?又龙又君子。于是就认为,这是告诉别人,君子是什么样的。那就错了,因为这描写天文现象的。中国的星空有四象,分别是:苍龙七宿朱雀七宿白虎七宿玄武七宿而乾卦的爻辞,描述的就是苍龙七宿。在春分时节到来之前,苍龙七宿还在地平线以下。春天到来,苍龙头角的角宿,其属下天田星官露面。苍龙每日都发奋向上,就像要从深渊一跃而起!终于,苍龙七宿完整地展现在茫茫星空。当苍龙七宿到达了最高处,又像是后悔了一样,往北方地面飞下去。角宿已经钻到了地平线以下,其余六宿还在天上,称作群龙无首。
曰反
01-15被误解的儒家
儒家到底是什么? 很简单,儒家就是人伦之道,人伦之学,人伦之教。 我们要定人伦,就需要一个准则,这个准则就是天伦。 以人伦效仿天伦,就是儒家的核心。 有人把一些驯化人的异端邪说和儒家相提并论,这是对儒家的*渎。 儒家的教化不是一拍脑袋就出来。 因为儒家是以天伦定人伦,儒家之道是以天道为根基和准则的。这就是儒家经典《周易》开篇说苍龙的缘由。 所以说,先有天后有人,先有天道后有人道,先有道后有儒。 儒家把天养育万物复制到了人伦里,变成天子养育百姓。儒家认为天子至高无上,因为天子就是百姓的天。 儒家把天子作为天,祭祀礼仪制度就从以天地为尊,转到了以天子为尊的祭祀礼仪制度,礼乐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没有天,万物不能生,同样百姓没有天子,社会就会乱套。在儒家看来,失去了君主的社会就像万物失去了太阳。 很多人把儒家的孝认为是自下而上的,盲目的顺从,就成了愚孝、愚忠。 是这样的吗? 事实上,儒家的孝是自上而下的,父母发自内心地养育、疼爱子女,君主发自内心地养育、疼爱百姓。不是为了有所回报,有所得,纯粹地发自内心的情感。 正如天地不是为了有回报才去生育万物。 子女、百姓、万物,受到了养育,自下而上地感激生养之大恩,同样是发自内心的感情。 对于不能养育百姓的君主,儒家的态度是什么呢? 儒家说,咱们换一个吧。 《泰誓》 如今殷王纣竟听任妇人之言,以致自绝于天,毁坏天、地、人的正道,疏远他的亲族弟兄,又抛弃了他祖先传下的乐曲,竟谱制乱心之声,扰乱雅正的音乐,去讨女人的欢心。 所以,现在我姬发要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 各位努力吧,不能再有第二次,不能再有第三次!
残り火
12-27《国风·卫风·淇奥》【年代】先秦 【出处】《诗经》
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曰反
02-08被误解的儒家
儒家到底是什么? 很简单,儒家就是人伦之道,人伦之学,人伦之教。 我们要定人伦,就需要一个准则,这个准则就是天伦。 以人伦效仿天伦,就是儒家的核心。 有人把一些驯化人的异端邪说和儒家相提并论,这是对儒家的*渎。 儒家的教化不是一拍脑袋就出来。 因为儒家是以天伦定人伦,儒家之道是以天道为根基和准则的。这就是儒家经典《周易》开篇说苍龙的缘由。 所以说,先有天后有人,先有天道后有人道,先有道后有儒。 儒家把天养育万物复制到了人伦里,变成天子养育百姓。儒家认为天子至高无上,因为天子就是百姓的天。 儒家把天子作为天,祭祀礼仪制度就从以天地为尊,转到了以天子为尊的祭祀礼仪制度,礼乐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没有天,万物不能生,同样百姓没有天子,社会就会乱套。在儒家看来,失去了君主的社会就像万物失去了太阳。 很多人把儒家的孝认为是自下而上的,盲目的顺从,就成了愚孝、愚忠。 是这样的吗? 事实上,儒家的孝是自上而下的,父母发自内心地养育、疼爱子女,君主发自内心地养育、疼爱百姓。不是为了有所回报,有所得,纯粹地发自内心的情感。 正如天地不是为了有回报才去生育万物。 子女、百姓、万物,受到了养育,自下而上地感激生养之大恩,同样是发自内心的感情。 对于不能养育百姓的君主,儒家的态度是什么呢? 儒家说,咱们换一个吧。 《泰誓》 如今殷王纣竟听任妇人之言,以致自绝于天,毁坏天、地、人的正道,疏远他的亲族弟兄,又抛弃了他祖先传下的乐曲,竟谱制乱心之声,扰乱雅正的音乐,去讨女人的欢心。 所以,现在我姬发要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 各位努力吧,不能再有第二次,不能再有第三次!
悲伤de神
02-03除夕快乐
除夕,原意为“岁除”,指岁末除旧布新的日子,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年”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年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7年,除夕依《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正式成为中国法定节假日。2014 年,除夕依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进行调整,不再作为中国法定节假日。 除夕的传说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年),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年)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烟花,来驱除夕(年)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中文名: 除夕 英文名: Chinese New Year's Eve 别称:大年夜、除夜、岁除 节日时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日 节日类型: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 节日起源:除旧布新、祭祀祖先 节日活动:清扫庭舍、贴年红、祭祖、守岁 节日饮食:年夜饭 节日意义:除旧布新,迎祖宗回家过年 起源时间:先秦时期 节日月份:每年1月或2月 释义:岁除之夜 最早除夕:1月20日 最晚除夕:2月19日
夏月君
02-03日本雅虎新闻翻译#48 曹操墓出土世界最古老白瓷?
白瓷是一种表面上有透明釉料,经高温烧制的白色瓷器。最近,中国史书《三国志》中的魏国英雄曹操(155~220年)的墓(河南省曹操高陵,3世纪)中出土了可被认定为世界最古老的器物。专家称“在考察白瓷的诞生及性质方面非常贵重”。 被发现的这件白瓷器物高13.4厘米,直径8.7厘米。是一种其周边附四耳(环),被叫做“罐”的器物。出土于2008年就开始挖掘的这座墓的中央部前室(放置棺材的主室前面的房室)。 图:曹操墓出土的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年12月中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朝日新闻】
小易bf5i1
02-02不知道怎么画古风服饰的花纹?来这里看看
1. 坐龙纹:把龙盘卷为花的形状,象征坐镇江山,为帝王专用的团花,用于龙袍,为唐代和明清沿用。 2. 山河飞鹤纹:由變龙和飞鹤、山河组成,象征治理国政,为亲王公候及一品*沿用。 3. 团凤纹:由连云及飞凤组成的团花,为历代皇帝后宫妃嫔以及诰命夫人服饰的纹路。 4. 连云寿纹:外围是连云纹饰,里面是寿字,象征长命百岁,一般为古人袍。 5. 蝠寿纹:作为百官或富贵诰命服饰的团花,象征长寿多福,有“蝠寿”团花、“五蝠团寿”团花,“蝠自天来”团花等纹饰。 6. 荣花纹:多以牡丹、月季等花为纹,象征荣华富贵,女子专用纹饰,历代名流仕女好用。 7. 团花纹:以传统的“宝相花”“缠枝花”“独科花”等组成的团花,清代盛行。 8. 织纹:一种有规律的方形纹饰,有暗纹、明纹、还有一种有凹凸感的叫做“提花”。使用金银线编织的提花很受欢迎。 9. 几何纹:几何纹通常为暗纹,是以几种几何纹饰结合的点、线、面加以连续变化的纹饰,形式多样,历代皆有采用。 10. 盘条纹:通常是暗纹,使用几何直线交错而成,形式变化多样。 11. 连云纹:有各种云朵交错排列而形成的纹路,汉代比较流行。 12. 龟背纹:把六角形纹样交错排列而形成龟背的纹路,其中六角形中加小花,盛行于唐代。 13. 缠枝花纹:一种大花的装饰,枝叶连缀卷接而成,精致华丽,有暗纹和明纹,明清时期盛行。 14. 写实花:采用写实的方式并加上少量的变化做成的图案,清代比较流行。 15. 珠联纹:受波斯萨珊王朝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纹饰,以串珠构成团圈,团圈之类填以鸟兽。 16. 小花纹:以小花以规则的排列而形成的图纹。“小花瑞锦”在宋代流行。 17. 其中秦汉时期流行几何图形,有藻类和云状的图案; 18. 唐代流行龟背纹、缠枝纹和牡丹纹; 19. 宋代流行折枝花、独科花; 20. 清代以写实花和枝叶等折枝纹为主。 这是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的,现在书名忘了,其实中国纹饰有很多,不仅是这些。有了解的欢迎补充!!!
映然子
02-02【时令】今日冬至
今日冬至,祝大家冬至快乐
冬至,又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消寒节”等,在传统观念里,冬至是和元旦(今天的春节)并重的大节日。“元正,岁之始;冬至,阳之复,二节并重。”。
冬至“一阳复生”,被视为“天道之始”。国家要进行祀天大典。为了应景冬至,在礼仪活动之外,则会选择和时令有关的图案/纹样,用在常服、吉服、首饰上。
冬至“阳气回升”,羊为阳,用羊、羊吐气的图案,代表“阳生”的意思,成为冬至应景的一种重要纹样题材。阳生(羊、羊吐气)、绵羊太子是主要的阳生纹样。《酌中志》记载,“冬至节,宫眷内臣皆穿阳生补子蟒衣”。除了阳生纹样之外,梅花也是冬至衣料、首饰图案。
明代宫廷风俗中,冬至时,“冬至节……室中多画绵羊引子画贴”(《酌中志》),即在室内贴上绵羊太子的画贴来应景节日。
至于冬至吃什么?《燕京岁时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南宋的临安人冬至吃馄饨。《儤直纪略》也有载,冬至宫中赏馄饨给枢臣们。可见,馄饨是冬至节俗吃食。不过,现在北方主要吃饺子,南方就比较多样了。馄饨、汤圆、糍粑、桂圆炖蛋(浙江嘉兴地区)、四川那边喝羊杂汤、苏州冬酿酒……
绵羊太子:://.diyidan./main/post/6294866920537166168/detail/1?channel=share
图:明人绘《绵羊引子图》(用途应该是冬至应景的室内画贴)
忆yam
02-02【祝福】除夕
除夕,原意为“岁除”,指岁末除旧布新的日子,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 除,即去除之意; 夕,指夜晚。 “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 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年”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 它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 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 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年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2007年,除夕依《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正式成为中国法定节假日。 2014 年,除夕依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进行调整,不再作为中国法定节假日。 节日时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日 节日类型: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 节日起源:除旧布新、祭祀祖先 节日活动:清扫庭舍、贴年红、祭祖、守岁 节日饮食:年夜饭 节日意义:除旧布新,迎祖宗回家过年 起源时间:先秦时期 节日月份:每年1月或2月 释义:岁除之夜 最早除夕:1月20日 最晚除夕:2月19日 节日渊源 除夕,即岁除之夜,它与岁首(新年)首尾相连。 旧岁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换新岁了,故俗以为除夕。 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 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 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 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另据《吕氏春秋·季冬记》中说,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每年将尽的时候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据说这也是当时“除夕”节令的习俗之一。 除夕通常会被称为大年三十,但是其实由于阴历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十二月三十,也可能是十二月廿九,但不论如何,它都是阴历年的末尾。 风俗习惯: 年夜饭 贴年红 贴春联 贴窗花 贴福字 贴年画 燃爆竹 祭祖 守岁 挂灯笼 压岁钱 节日禁忌: 人们在除夕到来时,一面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扫卫生,以驱疫病、除恶鬼。 民间流传除夕的禁忌: 1、福字不能倒贴,大门是迎福纳福的地方,福字应该正贴。 福字倒贴的地方一般是水缸,垃圾箱。 2、如果是自家大门对准邻居家大门,那么,务在自家大门口外面的门框上挂两个中国结,以趋利避害。 3、忌倒污水、倒垃圾、丢弃杂物、扫地、洒水、随地便溺。 据说这样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就会降祸于人。 4 、不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都不要关,要彻夜不灭,寓意来年前途光明。 5、记得要在年前还清债务,如果已欠过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门讨债。 6、忌说不吉利的字眼。 7、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曰“有余”。 吃鱼时,应将头尾留下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忆yam
02-02【祝福】腊八节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中文名:腊八节 英文名:the laba Rice Porridge Festival 别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 节日时间:农历十二月初八 节日类型: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中国 节日起源:民间传统、宗教祭祀 节日饮食:腊八粥、腊八蒜、腊八面 起源地:中国 起源时间:西周 饮食文化: 腊八粥 煮“五豆” 腊八醋 腊八蒜 吃冰 腊八豆腐 腊八面 麦仁饭 神话传说 传说一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 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 美美地享受了一顿。 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传说三 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 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 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 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传说四 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 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 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传说五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 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 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 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传说六 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 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 ”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 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汤尾💕
02-02✨元宵节快乐吖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节的习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汤圆即“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赏花灯 花灯,又名"彩灯",是我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功能与艺术特色。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逐渐的形成了独特习俗。  踩高跷 踩高亦作“ 踩高蹻 ”,一种民间杂技。表演者装扮戏剧或传说中的人物,踩着有踏脚装置的木棍,边走边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深受群众喜爱。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祝大家阖家团圆,幸福快乐,圆圆满满,元宵节快乐!
映然子
02-02【神像】阴阳脸神/阴阳人/阴阳师
一尊阴阳脸神像,不知道是哪位神仙。美国人甘博1917~1919年间摄于四川茂县白水寨。神的脸半男半女,但是整体是个妇人形象,还裹着小脚,穿着大概是清中期偏晚时候的。扇子上写着:“脸是阴阳脸,扇亦阴阳扇。遇美笑盈腮,遇恶怒满面。”上色版男脸是红色的。
小主,确定要删除吗?
取消确定